傍晚,非主流天气转寒,何湾吴文马放心不下鸵鸟和孔雀,老吴里潮趁着天黑前,非主流又去圈舍绕了一圈,何湾“这阵子气温下降厉害,老吴里潮看眼心里踏实。非主流”
吴文马,何湾南陵县何湾镇钱桥村村民,老吴里潮在发展特种养殖之前,非主流没少折腾。何湾干过水泥匠,老吴里潮外出务过工,非主流也做过小买卖,何湾2008年,老吴里潮眼瞅着生意不见起色,便回到家乡,开始了自己的特种养殖路。
“起初很多人不理解,既然搞养殖,就本本分分养养家禽、家畜,为啥要玩‘非主流’,养自己不在行的孔雀。”老吴自言自语道:“另辟蹊径。”简单明了的四个字,足以看出他身上的那股闯劲儿。
孔雀好看,但未必好养。
身为一个“门外汉”,最初连孔雀都没见过几面的他,完全没有经验。自己摸索,四处请教,从网上搜资料,去外地拜师傅,一有空,他就研究饵料配比、成长习性,本就爱琢磨的他,渐渐地,加深了对这一行的热爱,孔雀养殖事业也走上了正轨。
不单单养殖孔雀,还养殖黄鳝、乌龟、苍蝇。他告诉记者,目的是发展生态循环特种养殖,饲料自产自销,虽然费时费力,但能省下不少工夫,也确保了养殖的成活率。
2009年,老吴创立南陵金马生态特种养殖有限公司;2014年,又牵头成立南陵金马特种养殖家庭农场,最多的时候,孔雀自繁自养,养殖量一度突破了4000只,用他的话说,“那几年效益十分可观,孔雀在村里开出了‘致富屏’。”
“人工养殖的孔雀不仅可供食用、观赏,还可以用于加工制作工艺品和标本,是一个高附加值的特种养殖品种。”老吴说,当年在他的带动下,先后发动了25名贫困户参与养殖和就业。
孔雀标本。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
随着生意蒸蒸日上,老吴也开始着手扩大规模,从养殖到观赏,带领更多的村民发展“美丽产业”增收致富。
正当他规划好思路,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,2020年疫情给他泼了一盆冷水,驯养证也被收了回去,但好在只是短暂的中场休息。为响应特种养殖政策,2021年,老吴在圈内朋友的推荐下,开始转场养殖鸵鸟,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品种。
找准办法,事半功倍。
周围几乎没有人懂鸵鸟养殖技术,老吴就把当初养殖孔雀的路子重新再走一遍,与之前不同,这次走的是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养殖路子。
加工制作的鸵鸟蛋雕工艺品。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
流转土地、改建圈舍、发展种植……如今的家庭农场,不仅是当年的产业扶贫示范基地,还是安徽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。“现在除了非洲鸵鸟、观赏孔雀,还有绿头鸭、雁鹅、雉鸡,网红柯尔鸭也有饲养。”老吴打趣道,都快成动物园了。
从事特种养殖这么些年,老吴攒了不少自己的养殖心得,但归根结底,他认为,“只要把技术攻破,用心干,就不怕养不成,贵在坚持。”
如今,老吴又从什么都不懂的鸵鸟“小白”,变成了孵化、育种、养殖、销售样样都精通的行家里手。目前,鸵鸟的养殖量达到了150多只,并已经开始产蛋。
养殖品种10多个、家庭农场200亩,饲养圈舍15000多平……“既然选择了农业,就要用心去做,不仅要养得好,还要养得精,才能有自己的产业优势。”深耕特种养殖16年的老吴感触颇深,他一手建起的家庭农场,也成了何湾镇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(责编:金蕾欣、李阔)
(作者:企业中心)